12月14日下午,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史丹帶隊一行4人,及中南大學商學院學者代表,來到湖南省金屬材料商會調研。專家學者就“鋼鐵限產對鋼貿企業經營的影響”等問題與商會高道花秘書長及商會副會長代表進行深入交流。
今年國家加大力去除鋼鐵過剩產能,各省紛紛制定出淘汰過剩產能的指標任務,且絕大多數省份提前完成任務。那么,鋼鐵限產是否真正起到實質性作用,并推動今年鋼價的上漲,對鋼貿企業的影響有多大,企業如何應對限產帶來的影響,這些都是專家學者們迫切想了解的。
商會企業長沙物貿董事長周學藝、湖南星衛達董事長宋建文、湖南經久董事長李明祥、湘鋼工貿總經理張衛平等在調研中,均對今年去產能及價格上漲、企業情況及受到的影響進行發言。四位領導均認為去產能對鋼企而言變化不大,只是結構發生變化;今年的鋼價快速拉高上漲,并非去產能所產生的效果,而是被逼于期貨盤的交易變化,金融因素影響占主要。鋼材社會庫存量作為影響鋼價變化的指標作用已減弱。今年需求也因價格的變化莫測,存在著博弈性。加上運費成本上漲,從而導致了區域性銷售越來越強,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壓力增加。另外,焦煤聯動,推動礦石、鋼坯上漲,價格的傳導作用對全產業的影響比較大。
經過調研,專家學者與商會領導代表們均認為,鋼鐵去產能對鋼貿企業實質性影響不明顯,期望能對期貨盤進行監管,讓鋼價受其影響減小,回歸理性,減少企業經營壓力。

|